肉機械のパーツ収納

雑記(中国語)

物的解体

t=0 🔵🔵🔵🔴🔵🔵🔵🔵🔵

t=1 🔵🔵🔵🔵🔴🔵🔵🔵🔵

 

暂且搁置对时间的批判,我们如何描述上面的离散世界的事件呢?直觉会说,“红点往右移动了一格。” 这句话中的“红点”不是一个共相,而是“一个”对象,它同时指向了两个时刻中的两个红点。所以这句话已经预设了两个红点的同一性。现象学说,意识意向着对象的同一性。我不怀好意地臆测,从语感上说,这同样预设了对象具有客观的同一性(以及”对象“这个概念本身的内涵),除非它承认自己是主观唯心主义的。问题在于,如果我们排除先验的自动化了的认知模式而凝视上面的图,是看不到这一预设的存在的,存在着的只有“t0时第四格为红,t1时第五格为红”。再者,既然同一性是一种抽象形式,对其定义本身便依赖于不同时间的状态的连续与差异,即“移动”,于是上面的描述一定程度上是同义反复,把客观事实与抽象观念进行了混淆。

我们可以增加一些红点让这个事件看起来更宏观一点:

t=0 🔵🔵🔵🔵🔵🔴🔴🔴🔴🔵🔵🔵🔵🔵🔵🔵

t=1 🔵🔵🔵🔵🔵🔵🔴🔴🔴🔴🔵🔵🔵🔵🔵🔵

扩展空间维度:

Conway/s game of life

更多的点,更多的颜色:

Flow-Lenia (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605DcOMwFLM)

我的意思是,当我们抬起手时,应该说:上一时刻的手上方的“空间”从空气变成了肉,而下方的”空间“从肉变成了空气,下一时刻新的位置上出现了手。这才是对事实更准确的描述方式。

 

实在的空间

”物在空间中“这个描述中,物是实在的,而空间是一个抽象的场所。由此便又延伸出了”无“的麻烦问题——没有物这个实在的空间是什么样的问题。但是现在,物就其概念本身而言并非实在,由此便需要重新考虑物与空间的关系了。

重新观看第一幅红蓝点的图像,想必没有人从中意识到”无“的存在。如果将这个简单的世界加上简单的目标(比如输出红点的位置),让一个神经网络进行学习,其结果必然是:神经网络对红点进行强烈的反应而对蓝点没有反应——相当于感知不到蓝点。对神经网络而言,红点是存在,而蓝点是无。或许可以开展一种红和非红的辩证法,但无论如何无法否认的是,对神经网络来说红点与蓝点是有本质不同的。

可是对我们人类而言,蓝色和红色是对等的。某种先验的功利性为感官塑造了特权化的对象,对人而言是物,对神经网络而言是红点。

现在我们可以撇开物,取消物对空间的异化,均匀地看待空间的每一个位置。毋宁说,空间——一个个的位置才是实在的。每一个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属性让我们功利性地产生了物的知觉。也因此我们能够完美地认知屏幕(=若干像素)上的影像中的物。

不如说“物的实在”(有无)才是附着于空间的一种属性。像这样:

空间: 位置1  位置2  位置3  位置4

物    :    无       有        无       有

 

空间作为性质

可是,把空间作为实在而颜色作为属性的根据是什么?这是否仍然来自于人的某种偏见?尤其是上面的图像,它默认地将复数个圆点在屏幕这个现实的物理空间中展开,圆点的“编号”而非颜色被展示为了空间,以至于颜色被默认为了一种属性。

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形式化来取消先入观:编号和颜色两种性质记为域A、B。值 ai ∈ A,bj ∈ B。于是可以这样重新表述某个时刻的世界:

(a5, b1),  (a3, b1),  (a1, b1),  (a2, b2),  (a4, b1)

要注意的是,这里故意将序号打乱,因为我们应当尽量排除现实空间观念的影响(同时请把下标数字想象成从未见过的符号,仅作区别,不含顺序)。(然而一旦写出来就必然具有某种顺序,在屏幕空间上展开。)所以应当看作是一些不存在顺序的对应“关系”。

很明显,A→B的映射存在,反之不存在。即每一个 ai 都对应唯一一个 bj 但反之不成立。如果我们以A展开:

A: a1  a2  a3  a4  a5

B: b1  b2  b1  b1  b1

如果以B展开:

B: b1  b2

A: a1  a2

    a3

    a4

    a5

不过,还没有理由就此断言B无法作为空间。只能指出A与B的根本区别所在。(何况或许物理上B便是由A派生而来,只不过由于感官的有限性导致A被压缩至B时产生了重叠。)(而且时间还未考虑进来,平行时空仿佛展示了一种可以重叠的性质)

如果再增加其他的性质,如C(甚至更多)。便可能产生这样一种状况:三者之间仅有A→B、A→C两种映射存在。如此一来便可以说A是有特殊性的。此种特殊性正是“空间”的必要条件。之所以非充分条件是因为,我们可以对(A, B, C) 进行变换,得到新的(A', B', C') 而保持 A' 的特殊性——如傅里叶变换得到的频域也是特殊的。我们认识的空间可能正巧是其中一种形态而已。

于是更准确地说,性质之间的关系((ai, bi) 对)才是实在的。

如此一来便得到一种更明晰的图景。当我们看到2个苹果时,我们不会困惑于第3个乃至第无穷个苹果是否存在的问题。这里的关系就像是苹果。因此空间、时间是否有尽头就不在是一个需要困惑的问题了。

 

空间的领域性

领域性,即值之间“距离”度量(或者说相似度)的存在。上面的A并没有展开,想象一个奇点,所有的 ai 都重叠在一起,整个世界是一堆不可分割的关系,也就无法产生物(内与外的对立),更不会有物的数量范畴和同一性。所以领域性同样是空间的必要条件,即使不是欧几里得空间那样“均匀”的领域性。

(memo:属性的领域性。 Deepmind的噪声输入的例子)

事实上,上述“均匀”的表述是一个问题,即“均匀”是相对谁而言的?为此必须注意到,空间的领域性和时间、“光”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。空间的领域性不仅将空间展开了,还赋予“变化”以领域性——变化根据时空距离传递,即光。可是这仍然是一个不好的表述:在未阐明时间之前就使用了包含时间的“变化”“传递”,又一种同义反复。因此我们需要再次像对空间做的那样,把现有的时间解构,把一切塞回到奇点中去。

 

    WIP

时间 

必然性与自由

运动与影像